为进一步提升连云港市企业依法依规管理理念,加强与司法律师界联系,降低经济纠纷给企业带来的不必要的物质和精神负担,助推企业管理法制化、现代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市建材行业协会、市企业家协会、企业联合会与律师协会、新阶层联合会于 2025 年 6 月 20 日,在我市阳光玥庭酒店共同举办“连律链企·法治赋能”大讲堂。本次助企赋能活动得到了市司法局、工商联、营商办的大力支持,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兼市律师行业党委书记戴涛、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家新、市发改委四级调研员兼市营商办专班负责人孟鹏球应邀到场,市企业联合会会长兼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顾永庚、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李松、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张宏、市建材行业协会执行会长翟俊德等领导和来自部分企业与法律界人士共 150 余人参加了活动。本次大讲堂由李家新副主席主持、北京市盈科(连云港)律师事务所承办。

活动现场
李家新副主席在开场主持时指出,法治化是企业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法治并非约束,而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通行证。期盼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携手并肩,共同书写法治赋能产业、规则护航创新的连云港实践崭新篇章。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市律师行业党委书记戴涛在致辞中着重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应加强协作,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他向与会人员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企业将合规经营、合规管理作为核心竞争力,让法治成为抵御风险的防火墙;二是以法治激活发展潜能,共同探索法律与产业融合的发展新模式;三是携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让每一家企业都能在公平透明的舞台上竞合共赢的机会。
周文元副庭长系统介绍了法院服务民营经济的五项举措,包括建立“法院+工商联”多元解纷机、推行“智能+网格”云立案服务等,并通过典型案例解析,展现法院坚持平等保护市场主体、维护商事交易稳定的司法理念,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实用的司法指导。凌建豪律师对《民营经济促进法》进行了系统解读,剖析其八大亮点,涵盖首次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破除市场准入壁垒、解决融资瓶颈等方面。他从立法背景、核心条款和实务影响三个维度展开了详细分析,指出该法既是民营经济的 “护身符”,又是发展的 “指南针”,企业应主动研究并充分利用政策,实现规范发展。万海君律师结合相关经典案例深入警示企业合规风险,提出“制度为根、合规为本”的治理框架,并针对企业治理痛点,提出优化治理结构、强化合规体系、融合党建与治理等三方面建议。他特别强调,合规不是成本,而是竞争力,企业需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设计”,将合规管理转化为发展动能。崔义中董事长分析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重要引领作用,指出2024 年 A 股“专精特新”企业占比显著提升,呼吁连云港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实现跃升。他还对连云港本土上市公司案例进行了剖析解读,建议企业应关注国家政策导向,用好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工具,更好实现跨越发展。

市建材行业协会执行会长翟俊德
最后,翟俊德会长代表协会着重谈了两点感想:一是形势逼人且要顺势而为。当今世界,一方面是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另一方面是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叠代升级和大幅度创新人类文明的爆发时代。为此,我们党和国家领导适时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举措,要求我们既要面对挑战和加快创新发展,又要负重前行和开疆拓土。诸如:金融、贸易、关税战,智能制造转型,企业股权混改,碳汇市场交易,数字货币发行等等,完全颠覆了传统企业的管理路径。对企业而言,倒逼企业治理现代化就显得迫在眉睫。二是合规治理更要依法而为。国家层面,法治是企业破浪前行的坚固船舵,是保障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石。本次大讲堂,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将为企业家们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优质平台,充分理解法律体检风险防范和加强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各类平台、机制的作用,助力我们深入理解法治精华,掌握运用法治手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探索新质生产力下企业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让法治之光闪耀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企业与协会也要携手共进,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当前工作的决策部署,书写企业法治建设与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本次活动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和实务指导,为助推企业合规发展与法律界、资本市场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台。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活动内容贴近企业需求,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价值,对提升企业法治意识和合规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下一步,协会还将继续加强司法部门和律师界合作,深化“法治赋能”行动,推动企业与法治建设深度融合,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连云港市建材行业协会